Linux Foundation 最早成立时的情况,方便你把它与 WAO 的路径对照:一、背景Linux 内核的起点:1991 年,
Open Source Development Labs (OSDL) 成立时间:2000 年。 目标:统一企业对 Linux 的支持,吸引硬件厂商、软件公司、金融机构一起投资 Linux 生态。
Linux Foundation 最早成立时的情况,方便你把它与 WAO 的路径对照:
一、背景
- Linux 内核的起点:1991 年,芬兰学生 Linus Torvalds 发布了第一个 Linux 内核。
- 开源社区崛起:90 年代,Linux 在全球黑客与开发者中迅速传播,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开源生态。
- 商业化矛盾:到了 1990s 末期,Linux 已经进入企业级应用(如 IBM、Red Hat),但存在 社区碎片化 与 缺乏统一协调 的问题。
二、Linux Foundation 的成立
- 前身:Open Source Development Labs (OSDL) 成立时间:2000 年(总部在美国俄勒冈州)。 目标:统一企业对 Linux 的支持,吸引硬件厂商、软件公司、金融机构一起投资 Linux 生态。 代表性支持者:IBM、Intel、HP 等。
- Linux Foundation 的诞生 成立时间:2007 年,由 OSDL 与 Free Standards Group 合并而成。 总部:美国旧金山。 宗旨: 保护和推广 Linux 操作系统; 支持 Linus Torvalds 的内核开发工作; 统一标准、避免 Linux 被不同厂商过度分裂; 提供法律、商标、知识产权保护。
三、早期主要工作
- 为 Linus Torvalds 提供支持 Linux Foundation 直接给 Linus 及核心维护团队提供薪酬,让他们专心做内核开发。
- 知识产权与法律保护 成立“专利联盟池”,抵御专利流氓对 Linux 的诉讼。 确保 Linux 内核版权受 GPL 开源协议保护。
- 企业联盟 通过会员制度(企业缴纳会费),形成 IBM、Intel、Google、富士通、NEC 等科技巨头的支持网络。 让 Linux 在服务器、手机、超级计算机、云计算中成为事实标准。
- 开源标准化 推动 Linux Standard Base (LSB),确保不同厂商的 Linux 版本保持兼容。
四、发展路径
- 1991–2000:个人项目 + 黑客社区。
- 2000–2007:OSDL 阶段 → 企业进入、资本支持。
- 2007–至今:Linux Foundation → 全球开源基金会巨头,孵化大量项目(Kubernetes、Node.js、Hyperledger、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 等)。
五、对 WAO 的启示
- 从社区到基金会: Linux 靠黑客社区起家,后通过基金会统一标准。 WAO 可以先通过 学术/DAO 社群 起步,再由 全球华裔数据资产基金会 来承载。
- 企业背书: IBM、Intel 的加入是 Linux 崛起的关键。 WAO 可以争取中国科技巨头(华为、腾讯)、国际支持者(Google、IBM Hyperledger)来背书。
- 知识产权护城河: Linux Foundation 在早期专门设立法律团队保护 Linux。 WAO 同样需要依托 专利群 + 开源协议 来对抗未来的大型科技公司。
✅ 总结:
Linux Foundation 成立的核心原因是:避免碎片化、争取企业支持、建立法律与知识产权保护。
它从一个黑客社区逐渐演变成一个 全球开源操作系统的标准制定中心。
Comments (0)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