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一个正常人的大脑内存TOKEN的数量级吗?ChatGPT 说:已思考 20s可以估一个数量级,但先说明:人脑不是
给出 10¹³–10¹⁵ token 的数量级区间更稳妥。
估计一个正常人的大脑内存TOKEN的数量级吗?
ChatGPT 说:
已思考 20s
可以估一个数量级,但先说明:人脑不是按“数字存储/LLM token”工作的,下面只是把大脑的记忆容量粗略折算成“文本 token”的直觉等价。
粗略结论
-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20–60 个 token(相当于一两句话的量)。
- 短时记忆(几秒到几分钟):≈ 10²–10³ 个 token。
- 长期记忆总量(折算成“文本 token”等价):大约 10¹³–10¹⁵ 个 token 的量级。
为何是这个范围(背后的“算式”)
- 先给一个“信息容量”的常见估计:
- 大脑突触数量 ~10¹⁴ 级;按每突触可存几比特的信息来估,常见折算把整脑记忆估在 ~100 TB 到 ~2.5 PB 的区间(只是量级感)。
- 折算成“文本 token”:
- 近似把**1 个 token ≈ 4 字节(≈32 比特)**来估(英文或中英混合的平均粗估)。
- 那么: 100 TB(10¹⁴ 字节) → 10¹⁴ / 4 ≈ 2.5×10¹³ token 1 PB(10¹⁵ 字节) → 10¹⁵ / 4 ≈ 2.5×10¹⁴ token 2.5 PB(2.5×10¹⁵ 字节) → 2.5×10¹⁵ / 4 ≈ 6.25×10¹⁴ token
综合上面,给出 10¹³–10¹⁵ token 的数量级区间更稳妥。
必要的保留与偏差来源
- 表征差异:token 是语言/符号序列单位;大脑存的是多模态、关联性极强的分布式表征,不能一一对应。
- 效率差异:人脑可能在“概念/图式/情景”层面高度压缩;用“文本 token”等价换算会低估脑内知识密度。
- 可用 vs 总量:能提取/想起的只是总存量的一部分;“容量”不等于“随时可用”。
Comments (0)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