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最新研究成果:神经接口可穿戴设备,Meta推出sEMG手环
Meta 旗下 Reality Labs 研究团队近日在《Nature》期刊发表研究成果,推出了一款基于表面肌电技术(sEMG)
Meta 旗下 Reality Labs 研究团队近日在《Nature》期刊发表研究成果,推出了一款基于表面肌电技术(sEMG)的研究型手环原型——sEMG-RD(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research device)。该设备可实时捕捉从手腕传导至手部的运动神经电信号,并将其精准转换为数字指令,实现光标控制、界面交互、文字输入等多种操作,潜在应用前景覆盖人机交互、辅助科技及增强现实(AR)等领域。
核心技术与原理
sEMG-RD 采用高灵敏度传感器阵列,能够无创检测腕部的神经信号,并通过内置神经网络模型,将这些信号实时解析为可执行的控制指令。用户可利用拇指滑动、轻敲、手指捏合等手势操作界面,甚至在空中进行“手写”输入,平均可实现 每分钟 20.9 个单词的录入速度(对比智能手机虚拟键盘平均 36 个单词/分钟)。
不同于传统 EMG 设备,该系统无需针对单个用户进行逐一校准。研究团队建立了大规模训练数据集,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实现了跨用户的即用型体验,同时仍支持个性化调优。
研发背景与迭代历程
Meta 对神经接口可穿戴技术的探索可追溯至 2019 年。当年,Thomas Reardon 出任 Reality Labs 神经运动接口部门负责人,并在 2021 年带领团队推出首个基于 EMG 的手势控制原型。早期研发目标集中在实现增强现实中的基础交互功能,例如模拟单击操作。本次研究成果标志着该技术已从基础交互拓展至多模态输入控制。
当前版本的 sEMG-RD 已可用于:
- 精准光标与界面导航:替代鼠标,实现低延迟交互;
- 文本输入与手写识别:适用于非实体输入场景;
- 一体化手势控制:用于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系统;
- 辅助技术:为行动受限或肌肉力量不足人群提供低体力消耗的操作方式。
未来,研究团队计划扩展该技术,以直接检测手势的“意图力度”,并将其应用于高精度操纵杆控制、相机操作及复杂交互场景。这一进展有望显著降低使用电子设备的物理负担,并为神经接口在消费级与专业级可穿戴市场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Comments (0)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