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于 2025-07-18
编者按:随着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天才法案》(Genius Act),中国香港的《稳定币条例》即将于8月1日生效,以及欧盟委员会已于6月下旬通过《加密资产市场条例》补充修正案,全球稳定币领域正迎来“窗口期”。《每日经济新闻》特别策划推出“祛魅稳定币”系列专访,邀请多位顶尖学者,试图穿透稳定币的“稳定”表象,拆解其底层运行机制,展开兼具专业深度与现实价值的全方位讨论。
近期,全球的稳定币监管体系正在逐步明朗化。据相关机构统计,稳定币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约50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超25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渣打银行预测,到2028年稳定币市场规模可能达到2万亿美元。
知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教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时指出,美元稳定币的爆发式增长背后有两股力量在共同推动,且利益诉求是同向的。
一方面是华尔街投行的“赌场”心态,希望增加“赌桌”来创收,另一方面是美国政府巩固“美元霸权”的战略野心。
针对欧洲央行、国际清算银行等机构近日就稳定币发出的警告,李稻葵深表认同,称任何货币的稳定币如果不严加监管,都会引发风险。在稳定币试行一段时间后,各国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都将收回控制权,以防止稳定币演变为巨大的“超主权资金自由流动的游乐场”。
稳定币的本质是一种货币基金
NBD:稳定币的本质是什么?
李稻葵:稳定币本质上是一种以法定货币为锚、可以随时交换的货币基金,可以替代银行转账功能。
NBD:现在大家对于稳定币有诸多讨论。在您看来,普通人对稳定币最容易误解的一点是什么?
李稻葵:应该是认为它能取代法定货币。但实际上,稳定币与法定货币是一比一的对应关系,其流动性也是受到法定货币的限制,存量也会受到法定货币供应量的限制。
NBD:如何定义稳定币的“稳定”?
李稻葵:稳定币的“稳定”,最核心的含义就是其价值与法币是一一对应的,没有套利空间。
当然,也存在“脱锚”的可能。这主要涉及到两种情况:一种是初期发行时,因市场误解引发短期炒作,使其价值被高估;另一种是若稳定币在跨境交易中能绕过银行和政府监管,交易极端便利,一些人可能宁愿承担损失也要使用,但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管制。
华尔街和美国政府是美元稳定币的两大推手
NBD:美国众议院将7月14日至18日这一周定为“加密货币周”,并集中审议多项加密货币立法。您认为美国如此大力推崇美元稳定币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李稻葵:这背后有两股力量在推动,且利益同向。
第一股力量是华尔街的投资银行,他们希望找到更多交易机会。你可以把他们想象成“赌场”,肯定希望赌场里面能玩的游戏越多越好,“赌桌”越多越好。而稳定币也就是一张新的“赌桌”,一种新的交易工具。华尔街自然是愿意参与的,每一笔买卖都能收取手续费。
第二股力量是美国政府,因为稳定币可以绕过现有银行转账的繁琐流程和严格审查,因此他们希望通过稳定币在支付上的便利性来提升美元和美债的吸引力。
NBD:这是否可以理解成美国政府维持美元霸权的新手段?
李稻葵:可以这么定义。其本质就是通过增加支付便利性来达到这一目标。但是,美国政府也不可能完全放开金融转账的监管,因为担心这样的便利性被不法分子利用。在我看来,稳定币是不可能完全替代银行的。
中国香港为何敢先行一步?
NBD:今年8月1日,中国香港将正式实施《稳定币条例》。为什么香港在稳定币领域敢于先行一步?这背后的战略逻辑是什么?
李稻葵: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新一轮的金融产品创造中自然不能落后或缺席,必须趁着稳定币的浪潮,推出自己的稳定币资产,吸引大家来交易,从而繁荣金融市场。香港的这一步,可以说是一个“试验田”,为金融市场创造更多的交易。
NBD: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和国际清算银行等机构近期都对稳定币发出警告,称可能破坏货币主权、挤压银行存款等。这些机构忌惮的是什么?
李稻葵:稳定币本质是取代银行交易,若完全放开,任何货币的稳定币都可能引发风险。比如,英镑稳定币若发展得好,就可能分流美元稳定币资金。
我坚定地认为,稳定币在试行一段时间后,各国央行和金融市场监管都会回收控制权,加以限制,不会允许完全自由流动。各国都不希望稳定币变成巨大的“超主权资金自由流动的游乐场”,在这样的顾虑下或许最后还会合作。
稳定币浪潮下,人民币国际化如何走?
NBD:在当前稳定币的浪潮下,您认为,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能从哪些方面着手?
李稻葵:人民币国际化的希望绝不能寄托于稳定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三大核心要素:
第一,大力拓展我国的国债规模,促使国际机构对人民币国债产生强劲的配置需求与持有意愿;
第二,我们的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必须筑牢稳健根基,以专业、可靠的服务,赢得各国的信任,促使其更积极地开展人民币存贷业务;
此外,如果我们的股市能长期维持稳健的牛市行情,也能吸引国际金融资产布局A股市场,那么人民币在国际资金流动中的活跃度与使用率也将大幅提升。
NBD:在您看来,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是否存在功能重叠?二者是竞争关系还是互补关系?
李稻葵:央行数字货币本质上是取代纸币,其推广必须和手机支付、网络支付连在一起,而要在国际上推广网络支付有较大难度。
而稳定币在这方面相对好一点,它未来主要是面向企业(To B)的商业结算,例如大公司做外贸时,可以直接通过稳定币账户划款,不经过银行。当然,政府也不可能完全放开对稳定币交易的控制。
Comments (0)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