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冤白谤,为人生第一功德”这句话的出处是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崔述(1740—1816)的《考信录·提要》。原文
“大抵文人学士多好议论古人得失,而不考其事之虚实。余独谓虚实明而后得失或可不爽。故今为《考信录》,专以辨其虚实为先务,而论得失者次之。辨冤白谤,为人生第一功德。 ”
“辨冤白谤,为人生第一功德”这句话的出处是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崔述(1740—1816)的《考信录·提要》。
原文上下文节选:
“大抵文人学士多好议论古人得失,而不考其事之虚实。余独谓虚实明而后得失或可不爽。故今为《考信录》,专以辨其虚实为先务,而论得失者次之。辨冤白谤,为人生第一功德。 ”
背景解析:
- 崔述与《考信录》:崔述是清代考据学代表人物之一,致力于辨伪存真,主张以实证态度研究历史。《考信录》是他毕生考辨古史真伪的著作,强调“考而后信”,反对人云亦云。
- “辨冤白谤”的内涵:辨冤:为被冤枉者澄清事实。白谤:洗刷他人所受的诽谤。崔述认为,还原真相、捍卫公正比空谈道德更重要,这一观点体现了中国传统学术中“实事求是”的精神。
延伸意义:
这句话常被引用,强调追求真理、维护公正的社会价值。现代语境中,可关联到司法正义、学术打假、舆论澄清等领域,具有普世意义。
Comments (0)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