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理论物理学家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被誉为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奠基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被誉为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奠基人。以下是关于他的关键信息:
生平背景
- 出生与教育:生于德国乌尔姆,后随家人迁居慕尼黑。曾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学习,190年毕业。
- 国籍变迁:拥有德国、瑞士(1901年入籍)和美国(194年入籍)国籍,因反对纳粹政权放弃德国公民身份。
主要科学贡献
- 狭义相对论(1905年)提出“光速不变”和“相对性原理”,颠覆牛顿的时空观。推导出质能方程 E=mc²,揭示质量与能量的等效性。
- 光电效应理论(1905年)提出光量子假说,为量子力学奠基,因此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广义相对论(1915年)将引力解释为时空弯曲,预言了引力波、黑洞等现象。1919年日食观测证实其光线偏折预言,使他享誉全球。
- 其他贡献量子力学:参与玻尔等人的争论,提出“上帝不掷骰子”著名观点。统计物理:提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理论。
社会活动与思想
- 和平主义:公开反对一战,晚年呼吁防止核战争。
- 民权支持:在美国声援反种族歧视运动。
- 犹太事务:支持锡安主义,但拒绝担任以色列总统提名。
晚年与遗产
- 移居美国:1933年为躲避纳粹迫害,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
- 统一场论:花费晚年探索未果,但激励后世物理学研究。
- 文化符号:其名字成为“天才”代名词,蓬发形象广为人知。
他的理论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从GPS校准到核能利用,其科学遗产至今深刻影响着科技发展。
Comments (0)
No comments